為什么要閱讀攝影書?丨第四屆中國攝影圖書榜觀察
本文為《中國攝影》7月刊專題 “第四屆中國攝影圖書榜”編輯手記 文/鐘華連 為什么要閱讀攝影書? 這想必是許多攝影人經(jīng)常會提出的疑問。我們在嘗試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其實也是在重申中國攝影圖書榜設立的初衷。 狹義上的攝影書,是指馬丁·帕爾所說的“photobook”——“它首先是一本書,包含或不包含文本,作品的主要信息是以照片為主要載體,書的作者可以是一位攝影師,也可以是為攝影師作品編輯、排序的人,甚至是一群攝影師?!?/span> 這也就是我們常常說的攝影集或攝影畫冊。因為照片的可復制性,攝影書天生就是攝影的重要呈現(xiàn)方式之一。即使在移動互聯(lián)時代,攝影書仍然是攝影原作和攝影展覽最重要的跨時空的延伸方式之一??匆环实臄z影作品,猶如讀某位作家的某句妙語。但是只有完整地觀看過一位攝影家的系列作品,才能真正談得上對這位攝影家的了解;正如要理解一位作家,絕不能僅僅停留在對其片言只語的擊節(jié)嘆賞,更應該閱讀他完整的著述。這也意味著理解和學習一位攝影家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閱讀他的攝影集,尤其是他自己編輯或者他認可編輯的攝影集。從照片的編排、照片與文字的關系,以及設計、印刷等攝影書的視覺形態(tài),我們得以把握其中蘊含的視覺邏輯,理解攝影師的影像表達,并進一步思考其文化意涵。盡觀其然,然后知其所以然。 不過,廣義上的攝影書,除了上面所說的攝影集外,還可以涉及攝影史論、攝影隨筆、攝影器材技術書等圖書。優(yōu)秀的史論書、技術書作為視覺文化的研究成果,對于指導創(chuàng)作、理解攝影作品,與攝影集同樣重要。 攝影書具有雙重價值——既是一種影像文化檔案,更是一種攝影藝術創(chuàng)作的重要形式。在一個健康的攝影生態(tài)中,攝影出版必然是同時期攝影創(chuàng)作、攝影研究的最飽滿的果實。 因此,由《中國攝影》雜志社與影上書房(嘉興)聯(lián)合主辦的中國攝影圖書榜,通過匯總每年不同類別的攝影圖書,并進行甄別、分析、總結(jié),不僅止于選出一批好書,更折射出當年度國內(nèi)外攝影的前沿動態(tài)。中國攝影圖書榜是一份中國當代攝影文化的年度考察報告,也是探索影像文化樣態(tài)的一條獨特路徑。 因新冠狀病毒疫情影響,原定2020年2月15日在嘉興舉行的第四屆中國攝影圖書榜評選,推遲了兩個多月。從2020年4月20日到5月15日,評選時間持續(xù)了近一個月;原定在嘉興影上書房的評委集中評選,改為評委分散閱讀參選圖書,并采取“兩輪線上評選+每輪復議”的評選方式。 本屆中國攝影圖書榜組委會由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分黨組成員、秘書長高琴,浙江省攝影家協(xié)會秘書長毛小芳,嘉興市文聯(lián)主席王一偉,影上書房館長王新妹組成。 本屆中國攝影圖書榜評委為: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影像文化學者顧錚,《南方周末》圖片總監(jiān)、評論家李楠,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紀實攝影委員會委員、良知塾數(shù)字影像職業(yè)技能教育平臺創(chuàng)始人李濤,文化力研究所所長、上海精選時尚文化集合店“衡山?和集”及方所上海浦東店的創(chuàng)意總監(jiān)令狐磊,國際平面設計聯(lián)盟(AGI)成員、中國出版協(xié)會書籍設計藝術工作委員會主任劉曉翔,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教授任悅,《中國攝影》雜志主編徐艷娟(按姓名拼音排序)。原定的國內(nèi)評委劉錚和兩位國外評委鳥原學、李錦麗因疫情原因,沒有擔任評委。 本屆圖書榜自2019年3月啟動以來,圖書榜工作小組就開始陸續(xù)通過出版社、網(wǎng)絡渠道、展覽、攝影節(jié)、攝影書展書市、攝影書工作坊了解并收集2019年出版及制作的各類圖書。主辦方共收到146家出版機構(gòu)及個人推薦的參選圖書339種357冊。最后評出來自中國大陸的13家出版及相關機構(gòu)和3位個人的2019年度出版及制作的五大類15種入榜圖書。 本屆圖書榜的榜單類別保持上一屆的設置,339種參選圖書中,包含了年度(原創(chuàng))攝影集140種,年度(原創(chuàng))攝影史論圖書16種,年度引進版攝影圖書37種(包含攝影集和史論書),年度攝影器材技術圖書50種(包含原創(chuàng)和引進版圖書),自制攝影圖書96種。 年度攝影集《蘇聯(lián)人鏡頭中的新中國》 年度攝影集《相貌?胡武功影像50年》 年度攝影集《秦一峰展》 年度攝影集“原相紙印系列”叢書 相比往屆,本屆中國攝影圖書榜攝影集部分(包括原創(chuàng)、引進和自制)的參評圖書數(shù)量有比較大的提升,占據(jù)總書目的75%左右,而往屆只有50%-60%。不止數(shù)量增加,攝影集的質(zhì)量(包括編輯、設計和制作)也有很明顯的提高,品類也變得豐富多樣。入榜的年度攝影集《蘇聯(lián)人鏡頭中的新中國》,呈現(xiàn)了蘇聯(lián)攝影師弗拉迪斯拉夫?米科沙在1949至1950年間在中國拍攝的影像;除了影像的珍貴,該書的設計和制作巧妙獨特,讓它從一批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圖書中脫穎而出。入榜的年度攝影集《相貌?胡武功影像50年》是陜西攝影家胡武功過去50年紀實攝影實踐的結(jié)晶,雖然該書在編輯和設計上還有不少優(yōu)化的空間,但是評委們一致認為,這部厚重的作品集既是過去50年中國城鄉(xiāng)發(fā)展變化的珍貴視覺檔案,也是理解胡武功——這位中國重要當代紀實攝影家攝影歷程的不可或缺的文本,同時它還可以啟發(fā)更多攝影家用攝影集的方式梳理和總結(jié)自己的攝影實踐。入榜的年度攝影集《秦一峰展》,簡樸的設計、講究的印刷,同攝影師以“負片”形式拍攝的明式家具紋理照片高度契合,加上攝影師對畫冊全面而細致的把控,讓一本展覽圖錄超出單純的“圖錄”意味,成為一本具有“更多想象空間和可能性”的攝影集。入榜的年度攝影集“原相紙印系列”叢書(4冊,包括邵文歡/張?zhí)m坡/木格/張巍的作品),是對影像再現(xiàn)的方式和可能性的一次嘗試和探索,該叢書通過印刷的方式盡可能還原攝影原作的魅力,而散頁的裝訂方式既可以讓讀者不按順序地進入閱讀,還可以把書中的作品當作展品裱框陳列。本屆圖書榜的入榜自制書——廖雄的《機修60年》、陳鵬的《無所從來》和拉黑的《羅福平》,也都是可圈可點的攝影集,這三本書從攝影作品的選擇,到書的編輯、設計、制作都非常完整,而且呈現(xiàn)了攝影書特有的質(zhì)感。 入榜自制書《機修60年》 入榜自制書《羅福平》 此外,在這次入榜圖書中,還可以看到處理圖像與文字關系的兩本精巧之作——年度攝影集《中國園林:詩意/審美與四季》和年度引進版攝影圖書《幸運者:一位鄉(xiāng)村醫(yī)生的故事》,這兩本書的照片和文字既各自獨立又相互補充,攝影和文學這兩種表達媒介的交鋒和默契配合在其中悄然展開。 年度攝影集《中國園林:詩意/審美與四季》 年度引進版攝影圖書《幸運者:一位鄉(xiāng)村醫(yī)生的故事》 近年來,國外攝影書的引進一直是國內(nèi)攝影出版的熱點。此次入榜的年度引進版攝影圖書《美國表象》,從內(nèi)頁圖片排版到封面設計還原了美國攝影師斯蒂芬·肖爾創(chuàng)作于1970年代初、2015年再版的經(jīng)典攝影集。國外經(jīng)典攝影集原汁原味的引入,標志著國外攝影的一手材料開始以攝影書的形式進入中國。另一本年度引進版攝影圖書《留住這一刻:莎莉?曼自傳》則是藝術家的一次自我剖析,莎莉?曼的文字如她的作品一般敏銳、率性、細膩,讓讀者得以充分理解支撐其作品的生活、情感和文化。與這一現(xiàn)象相關聯(lián)的是,國內(nèi)對國外攝影的研究也在逐步深化,這在近年出版的攝影書中也有體現(xiàn)。此次年度攝影史論圖書《燃燒的雪:走進貝爾納?弗孔的圖像世界》是留法藝術史研究生趙欣昕所著,她把對法國重要當代藝術家貝爾納?弗孔及其朋友的一手訪談,與弗孔的作品相對照,讓藝術家的形象豐滿立體。 年度引進版攝影圖書《美國表象》 年度引進版攝影圖書《留住這一刻:莎莉?曼自傳》 年度攝影史論圖書《燃燒的雪:走進貝爾納?弗孔的圖像世界》 在原創(chuàng)攝影史論圖書方面,攝影學者孫慨的著作《過往即故鄉(xiāng):影像金壇120年》是一本難得的地方攝影史。在當下,如何從攝影的角度為故鄉(xiāng)立史,書寫中國攝影史時如何從宏觀勾勒轉(zhuǎn)向微觀的深描,這本書做了一次很好的示范。 原創(chuàng)攝影史論圖書《過往即故鄉(xiāng):影像金壇120年》 年度攝影史論圖書《大橋記憶:南京長江大橋主題藝術及史料巡展作品集》 在這次入榜圖書中,年度攝影史論圖書《大橋記憶:南京長江大橋主題藝術及史料巡展作品集》是一本特別的書。這本書雖因展覽而生,但卻又借助書的方式及有趣的編輯設計重新“策展”。讀者游弋于攝影、繪畫、設計圖紙、報紙以及宣傳品、生活物件等視覺和文本線索中,重新認識南京長江大橋這個時代符號。雖然攝影并不是這本書的重點,但我們可以從跨媒介的交融里獲得啟發(fā),同時讓我們可以在一種更大的視覺文化范疇里再思考攝影。 年度攝影器材技術圖書《如何用手機拍一部電影》 從書名看,本次年度攝影器材技術圖書《如何用手機拍一部電影》是一本關于電影的書,但是在書中,攝影與電影已不分界限地交融在一起。當你閱讀這本輕巧且專業(yè)的入門級讀物,不管你是想用手機拍攝照片還是錄制影片,都會有拍攝方法甚至創(chuàng)作思路上的收獲。 以上提到的本屆圖書榜入榜圖書的信息只是冰山一角,在本期專題中,我們集中呈現(xiàn)了本屆15種入榜圖書的精選版式、部分攝影作品、部分文字,以及大部分作者、譯者和編輯為此次入榜圖書專門撰寫的文章,還有評委切中肯綮的評語?!吨袊鴶z影》編輯部還傾情推薦了榜單之外的2019年攝影閱讀書目,作為圖書榜的補充和延伸,也形成對去年國內(nèi)攝影出版的一個較為全面的檢視。 本屆圖書榜評選雖然因疫情,在具體工作和交流上變得復雜且繁瑣,但評委們依然通過線下和線上的多次交流,對攝影書發(fā)表自己獨特的見解。在本期專題中,我們邀請了李楠、劉曉翔和李濤撰文,從各自的專長出發(fā),以本屆參評圖書為線索,分別從“攝影書與攝影寫作”、“攝影書的設計”和“攝影器材技術書的當下面貌”來分析攝影書從內(nèi)容到形式的當下狀態(tài)。此外,本刊記者還對影上書房館長王新妹進行了專訪,她講述了如何從攝影書收藏的角度來看待攝影書的價值,以及攝影書作為一種視覺文化對于個人和社會的意義。 第四屆中國攝影圖書榜評選從啟動到結(jié)果宣布,再到本期雜志圖書榜專題的出版,時間長達一年多。在數(shù)百本攝影書中擷英集萃,成就了這期匯聚諸多精彩作品和專家視點的專題。希望借此可以解答一些關于攝影和攝影書的疑惑,形成一道領略當下中國攝影的風景線。 第四屆中國攝影圖書榜的籌備和評選得到了中國文聯(lián)、中國攝協(xié)、浙江省人大、浙江省文聯(lián)、浙江省攝協(xié)和嘉興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圖書榜評選及本專題的策劃和編輯過程中得到了眾多作者、譯者、出版社,以及美術館、博物館、畫廊的支持,特此鳴謝。入榜自制書《無所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