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奧來啦丨 2022北京冬奧工程掠影
今天距離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奧會開幕還有十多天的時間,你一定好奇,開幕在即的北京冬(殘)奧會準備得怎么樣了?接下來我們將通過攝影師的鏡頭帶你一探究竟。 首鋼滑雪大跳臺被多彩的燈光點亮,2019年12月4日17時 崔峻 “中國主辦奧運會之日,就是我中華騰飛之時”,百余年前,著名教育家張伯苓曾如此預言。 2015年7月31日,北京攜手張家口獲得2022年冬奧會和殘奧會舉辦權。中國由此成為第九個既舉辦夏奧會也舉辦冬奧會的國家,北京則成為世界首個“雙奧之城”。這也是中國繼2008年北京奧運會、2014年南京青奧會后,第三次舉辦奧運賽事。 已經(jīng)落成的“ 雪如意”,2021年11月 李小永 北京2022年冬奧會自籌辦以來,賽區(qū)冬奧場館和配套設施建設成為冬奧工程建設的重點工作,“綠色、共享、開放、廉潔”的辦奧理念一以貫之。本屆冬(殘)奧會共使用39個場館,包括競賽場館12個、訓練場館3個、非競賽場館24個,分別分布在北京賽區(qū)、延慶賽區(qū)和張家口賽區(qū)三個賽區(qū)。北京賽區(qū)突出“雙奧之城”的優(yōu)勢,除國家速滑館“冰絲帶”、首鋼滑雪大跳臺中心外,其他競賽場館均利用了2008年的奧運遺產(chǎn)。延慶賽區(qū)建設了國際一流、填補國內(nèi)空白的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和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張家口賽區(qū)創(chuàng)造了多項世界第一或世界之最的國家跳臺滑雪中心“雪如意”,而崇禮這座塞外小城因冬奧建設帶來的發(fā)展機遇,也從之前的貧困縣逐漸成為全國知名冰雪之城。京張高鐵、京禮高速的相繼建成,延慶、張家口也正式步入首都“一小時交通圈”。還有利用張家口豐富的風力發(fā)電、光伏發(fā)電等綠色能源建成的張北柔性直流電網(wǎng)工程,不僅服務于北京冬奧會,還進入北京的千家萬戶,已經(jīng)占到北京市用電量的十分之一。 “風餐五環(huán)下,鑄就冬奧情”,崇禮太子城延崇五環(huán)橋,2019年12月 馬曉龍 延慶賽區(qū)國家雪車雪橇中心,2021年1月 張晨霖 崇禮冬季兩項越野場地開始亮燈,蜿蜒的賽道在暮色和燈光的映襯下,像一只玉環(huán)鑲嵌在雪場上。2020年12月19日 馬曉龍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給人類社會發(fā)展帶來的危機,如期舉辦北京冬(殘)奧會,將不止為中國更為全球注入更多活力和動力,給世界人民帶來更多信心與勇氣,讓我們“一起向未來”! 張家口冬奧核心區(qū)六年(2016-2021)之變 陳亮
本文選登了關于2022北京冬奧工程建設的影像,這些影像既有來自北京媒體記者和攝影師的鏡頭之下,又有出自張家口本土攝影師之手。他們用影像見證了奧運工程“萬丈高樓平地起,盤龍臥虎高山齊”,記錄了建筑工人“建功立業(yè)汗水灑”“工神斧鬼巧雕琢”,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這些奧運建筑工程影像也映射了我們百年奧運之路的曲折和綻放。“冰絲帶”首次全冰面制冰基本完成,2021年5月 張晨霖
已落成的首鋼滑雪大跳臺,2019年11月 張晨霖
正在建設中的國家跳臺滑雪中心“雪如意”,2020年7月 瞿勇
三位外國建筑工人在張家口賽區(qū)的國家跳臺滑雪中心“雪如意”做防風網(wǎng)裝置作業(yè),2021年5月 趙占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