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
新一期雜志里 呈現(xiàn)以下精彩內容 資訊 · 資訊 專題 探微日常 :城市攝影與考現(xiàn)思維 ·考現(xiàn)學溯源與攝影的考現(xiàn)應用 文/韋苑 ·尋找上海裝飾藝術派 攝影并文/爾冬強 ·逸出的日常 攝影/金輝、張寧、黃惠貞、王軼、丁柯丹?文/共代謝工作室 ·老年時裝俱樂部 攝影并文/秦霄 ·椅子上的廣州街景 攝影并文/謝振東、楊一丁 ·招牌風景 攝影并文/厲致謙 ·照片、敘事與解釋 攝影并文/夏佑至 ·塑料翅膀 攝影并文/林浩東 ·涌入的表象與無盡的當下 攝影/鄭知淵 采訪/王江 ·當城市漫游者拿起相機 文/劉檸 檔案 ·鄒健東:從大山里走出的戰(zhàn)地攝影記者 文/鄒毅 海外 ·在幸福的遠鄉(xiāng)——埃萊娜·霍普諾的 20 世紀 30 年代中國影像 文/楊郁然 影廊 ·現(xiàn)象集 攝影并文/郭冬芳 ·鯤游與潛流 攝影并文/孫小舟 聚焦 ·義烏:新絲路上一個內陸小縣的逆襲傳奇 攝影并文/金福根 器材與技術 ·見證巴黎奧運會的燃情一“夏” 攝影/魏征、倪敏哲?文/邊野 ·從心出發(fā),所見即所得――數(shù)字輸出工藝對攝影創(chuàng)作的重要性 攝影/孫瑞祥 采訪/夏木 ·秘境魅影 帶著富士中畫幅相機探險洞穴 攝影并文/李晉 專題 |探微日常 :城市攝影與考現(xiàn)思維 “考現(xiàn)學”借用了考古學的名稱與考察方式,強調對當下與周邊的關注。攝影媒介的透明性,讓它順理成章地成為街頭考現(xiàn)最實用的采集工具之一。不同于傳統(tǒng)街頭或者城市攝影對城市表象的迷戀,當考現(xiàn)學成為攝影創(chuàng)作的出發(fā)點,就會促使攝影師以非虛構的敘事方式身體力行地參與到對城市影像的采集工作中,更加關注對表象的集合與歸納以及思索其背后的運行邏輯,并促成影像與社會現(xiàn)實之間的高度契合,這不僅更新著影像的邊界也更新了我們對于城市的認知。 考現(xiàn)學溯源與攝影的考現(xiàn)應用 文/韋苑 尋找上海裝飾藝術派 攝影并文/爾冬強 逸出的日常 攝影/金輝、張寧、黃惠貞、王軼、丁柯丹?文/共代謝工作室 老年時裝俱樂部 攝影并文/秦霄 招牌風景 攝影并文/厲致謙 照片、敘事與解釋 攝影并文/夏佑至 塑料翅膀 攝影并文/林浩東 涌入的表象與無盡的當下 攝影/鄭知淵 采訪/王江 當城市漫游者拿起相機 文/劉檸 漫游是對城市進行視覺消費的一種方式。城市漫游者試圖從日常的視覺中發(fā)現(xiàn)美和新奇,以求自我療愈。而起源于日本的“考現(xiàn)學”和“路上觀察學”通過對街頭日常事無巨細地收集和整理,賦予城市漫游更廣闊的視野,同時也給城市規(guī)劃提供了一種人性和美的維度。影像的介入讓城市考現(xiàn)創(chuàng)造出豐富的視覺文本。本文解讀了多位帶著考現(xiàn)學思維展開城市漫游的中國攝影師作品,以期呈現(xiàn)出城市錯綜復雜的主題。 【檔 案】 鄒健東:從大山里走出的戰(zhàn)地攝影記者 文/鄒毅 鄒健東(1915-2005),廣東大埔縣人,中國著名軍事攝影記者,作為當年新華社華東野戰(zhàn)軍前線總分社戰(zhàn)地攝影記者,參加了魯南、孟良崮、豫東、淮海、渡江和解放南京等重大戰(zhàn)役的攝影報道,記錄下華東和中原地區(qū)解放的全過程。新中國成立后,他曾任新華社攝影部中央新聞組組長、新華社原廣州軍區(qū)分社編委和攝影組組長等職。鄒健東拍攝過《百萬雄師過大江》《我送親人過大江》《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等記錄歷史的攝影名作,他的作品生動地記錄了一個大時代的變遷。 【海 外】 在幸福的遠鄉(xiāng) 埃萊娜·霍普諾的 20世紀30年代中國影像 文/楊郁然 法國攝影師埃萊娜·霍普諾(Hélène Hoppenot)曾在1933年至1937年以外交官妻子的身份來華,在日常生活和各地旅行中留下了大量關于中國 的攝影作品,她用敏銳的眼光捕捉20世紀動蕩的中國那些日常的地方風俗和 風景,作品既有詩意的柔焦風格,又有突破常規(guī)的探索,表現(xiàn)出樸素且古典 的美學特點。本文試圖通過她的經歷及作品,以曾經被忽視的女性視角,窺 見正在被影像塑造的20世紀早期中國的面貌,以及彼時來華女性攝影師對攝影的視覺效果、形式與價值的嘗試。 【影 廊】 現(xiàn)象集 攝影并文/郭冬芳 攝影師郭冬芳在對日常消費品廣告視覺經驗的整理與總結中,對消費文化進行解讀與反思。 鯤游與潛流 攝影并文/孫小舟 孫小舟用非常中國式的美學在畫面上表現(xiàn)出傳統(tǒng)之美,同時古典的材料與當代影像印刷技術結合也可以更好地顯現(xiàn)出作品的質感與細節(jié),這些都呈現(xiàn)出他對東西方文化融合的思考與探索。 【聚 焦】 義烏:新絲路上一個內陸小縣的逆襲傳奇 攝影并文/金福根 義烏,原是浙江中部的農業(yè)小縣,現(xiàn)在擁有世界最大的小商品批發(fā)市場,已經成為“中國制造”走向全球的重要門戶。攝影師金福根從1983年底開始有意識地用鏡頭記錄義烏的點點滴滴。在近50年的時光里,他見證了這座城市的成長和蛻變。 【器材與技術】 見證巴黎奧運會的燃情一“夏” 攝影/魏征、倪敏哲?文/邊野 攝影師魏征、倪敏哲用索尼設備見證了巴黎奧運會為期17天的燃情時刻,數(shù)不清的突破與感動,組成了本屆盛會許多值得銘記的精彩瞬間。 從心出發(fā),所見即所得 數(shù)字輸出工藝對攝影創(chuàng)作的重要性 攝影/孫瑞祥 采訪/夏木 時尚攝影師孫瑞祥認為,愛普生藝術微噴具有廣色域、高精度、層次豐富、館藏級輸出介質的特性,滿足了他數(shù)字化影像作品的輸出需求,可以讓觀眾在觀展時感受到作品最原汁原味的呈現(xiàn)。 秘境魅影 帶著富士中畫幅相機探險洞穴 攝影并文/李晉 暗黑的地下洞穴世界可以說是地球的另一極,與地表一正一反。地下洞穴和鐘乳石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是這個星球上最隱秘的地質奇觀,它們處于常人難于到達之境,有著非同一般的極致風光。發(fā)現(xiàn)并用影像去表現(xiàn)它們神秘、獨特的魅力,是探險攝影師李晉長期以來樂此不疲的攝影題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