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A7RM4與父訴說這些年——我的故鄉(xiāng)《臨河而居》
機身:A7RM4 鏡頭:55/1.8 光圈:3.5 速度:1/2500 父親: 這團燃燒的火,翻滾上升后,濃煙有3米多高。它的旁邊是家族里故去的親人們,以及離開我們十六年的您。這些年,又有一些親人過早的離開了我們,來陪伴著您們。上墳燒紙祭奠,是對您們的思念,也是我們對自己的祈愿。 2020年1月16日,在大娘20周年祭日那天下午,我?guī)е髂?/span>A7RM4,順道來看您。它小巧輕便,很適合我這種體型瘦小的人。我和您一樣,怎么吃也吃不胖。以往帶著笨重的單反出門會加重出行的負擔(dān),“如果相機小一點,你不就輕快一點了嘛“。母親一直希望我的相機設(shè)備可以輕便一點,這樣能減輕工作量,而我一直也想選購一臺微單,很幸運得到了這款使用起來相當(dāng)便利的利器。我通過可旋轉(zhuǎn)的液晶屏幕構(gòu)圖,蹲在土地上,從低處,仔細注視著的這團即將煙滅的紙堆---深邃的黑、灼心的紅,混合成了我的“故鄉(xiāng)思緒”。放大圖片后,紋理清晰的煙灰宛如腐蝕的時光,連接了活著的我們和已逝的您們間,這一場無以言說的“對話”。 機身:A7RM4 鏡頭:55/1.8 光圈:2.2 速度:1/60 去年7月,因母親身體欠安,我回到了老家臨沂生活至今,在此之前我和她相處的時間也僅僅是假日里為數(shù)不多的那幾天。這一次,我們已朝夕相處近十個月了。您2004年走后,母親一個人生活在這里,她時常感嘆:您若回家該有多好。在她的十四本日記里,深情與您絮叨著這些年家里的變化。2018年母親節(jié),我為她制作了一本攝影集《永珍》,以她的名字命名,有永遠珍惜之意。 在家的日子,我和她進一步地互相了解,彼此敞開心扉。今年春節(jié)前的某一晚,我重新調(diào)整了她臥室的布局,換了一盞新臺燈,橘黃的燈光映襯在她的臉龐上,看起來暖暖的。我對她說:“媽,我給您錄一段視頻吧,說說你想說的話”。這么多年,我給家人拍攝了萬多張照片,卻很少拍攝視頻。收到索尼A7RM4后,我發(fā)現(xiàn)它的視頻模式很好用,于是我有了用視頻記錄家人的計劃。這款微單的人眼對焦功能相當(dāng)靈敏,時時跟焦,通過取景框,我注視著母親的眼神,里面充滿了故事。母親一開始還很樂哈哈地看著鏡頭,東扯一句,西聊一句。她看著我手持相機晃動的肢體和注視著取景器的認真表情后,清了下嗓子,把話題轉(zhuǎn)向了對您的傾訴上。雖然是手持相機拍攝,但是它的機身防抖功能實在是太實用,畫面非常穩(wěn)定。拍攝時我沒有打擾母親哭泣,任由她情緒緩緩平復(fù)。母親是一位了不起的人,這些年承擔(dān)了家里的一切,很不容易。這次回來,我想多和她陪伴。 機身:A7RM4 鏡頭:55/1.8 光圈:3.5 速度:1/60 在過去的十年里,我一直在北京生活。回山東前的八個月里,我一直在上海。近四年,每年的四五月份,我都在深圳制作我的攝影集。這些年,我見了很多人,看了很多景,去了很多地方。然而無論我在哪,母親均是過著一點一線的生活。我們是兩條線,但在與她的深入對話和接觸中,我發(fā)現(xiàn)我們有很多相似的部分---安全感的缺失。她時長夢中見到你,你也數(shù)次出現(xiàn)在我的夢中。夢,似乎是個紐帶,讓我們得以訴說衷腸。 今年4月,我制作了攝影集打樣《白日夢---你若可回家》,把我的感受和母親的現(xiàn)狀融合。我把一張有幾只壁虎的照片去街邊圖文店進行了打印,通過水龍頭的水流,用A7RM4配合閃光燈拍攝,形成了一場夢境。雖然打印的效果很一般,但在6000萬像素的高畫質(zhì)下,我進行了大幅度的裁剪,加上本身畫面帶來的夢幻感以及閃燈和水流形成的視覺錯差,完美的營造了這幅作品。我把它收錄至《白日夢》里,將在8月份做成新的一本攝影集,在那本書里,是對您的訴說。而壁虎被這團水域“庇護”著,看似自由卻又試圖逃脫,一如我的處境,回到故鄉(xiāng)有了一個在裝修的大房子,卻依舊在自問,何處是故鄉(xiāng)? 機身:A7RM4 鏡頭:55/1.8 光圈:4 速度:1/640 機身:A7RM4 鏡頭:55/1.8 光圈:5.6 速度:1/100 您走后,家里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您若回來,想必也會迷路的。高聳的格子樓里,已看不見鄰居的模樣。您經(jīng)常捕魚的那條河早已被禁漁。您若回來,或許手氣比母親好,能住上更好的樓層。她目前住在頂層,上下樓走樓梯,年老體衰,很是吃力。這張2004年在您攤位拍的2寸黑白照片,我把它放在了攝影集里《永珍》末尾,配的是母親日記里的文字:“您若抽空回家看看,該有多好”。那或許是一番美好的景象吧。它的確出現(xiàn)過,但那是在夢中。 我翻拍了書里的您。幾度裁剪后形成了《白日夢》的封面。索尼A7RM4高畫質(zhì)帶來的細節(jié)呈現(xiàn)讓我很興奮,若不是知道它是6000萬像素,我或許不會嘗試以翻拍的形式進行二次創(chuàng)作。當(dāng)我數(shù)倍放大后,紙張纖維帶來的那一層層毛絨絨的肌理,讓我很想去觸摸它,感覺是在撫摸您的臉龐,這或是我們最近距離的相遇吧。 機身:A7RM4 鏡頭:55/1.8 光圈:2.2 速度:1/60 機身:A7RM4 鏡頭:55/1.8 光圈:5.6 速度:1/100 機身:A7RM4 鏡頭:55/1.8 光圈:2.5 速度:1/6400 春節(jié)前后,一場叫做“新冠肺炎”的疫情打亂了所有人的計劃。從武漢蔓延全國。好幾萬人感染,數(shù)千人死亡。最嚴重的那一段,我和母親一個月都出不了小區(qū)。有一天午后,我發(fā)現(xiàn)節(jié)前買的蘋果腐爛了。我把它挪至茶幾上,窗臺的那一束陽光照射它的“軀體”上,似乎在喚醒它。最近,我們國家的疫情逐步得到緩解,但國外的數(shù)據(jù)又飄起了紅線。姑奶奶春節(jié)前因癌病世,因疫情防控,葬禮推遲至四月。而這個月里,還有很多村里人下葬,這些讓我對死亡都“麻木”了。離去雖然是人生的必經(jīng)之路,但活著的我們更要努力地去生活。 機身:A7RM4 鏡頭:55/1.8 光圈:2.2 速度:1/100 我爺今年88歲了,我奶今年90歲。而父親您,44歲就離開了我們。爺奶經(jīng)常感嘆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好在如今生活條件改善,有了家人照顧,二老精神狀態(tài)好。前幾日,我去看望了他們。下午三點,屋子略暗,光線懶散著灑落在爺爺家的客廳里,他注視著窗外,眼神里充滿著故事,我不知他在想什么,或許他在渴望您回家吧。 機身:A7RM4 鏡頭:28/2 光圈:5 速度:25s 機身:A7RM4 鏡頭:28/2 光圈:2.2 速度:1/80 機身:A7RM4 鏡頭:28/2 光圈:3.5 速度:0.6s 2004年冬天您走后,十六年的光陰就這樣轉(zhuǎn)瞬即逝。我們都有了各自的人生軌跡。我和母親暫時住在一起,但現(xiàn)實的某些困境又束縛我們彼此。這就如一場白日夢:虛渺與現(xiàn)實、普世與特立......我和她都在尋找一個出口。在這場夢里,故鄉(xiāng)不再具體,故事也不再線性,耳聞、所見不再一一對應(yīng),就如夢本身,迷糊了現(xiàn)實,消失了邊界......